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审核评估整改要求,学校决定在现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启动2025级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2025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通知如下:
一、修订范围
全校所有2025年招生的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大类、实验班和预科人才培养方案。202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对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优化,课程平台与2023版保持一致,学分分布、课程设置、开课学期有所调整。
二、培养目标和学分修订要求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对学生毕业5年左右所能达到的职业状态和专业成就进行清晰准确的描述。
(二)学分要求
文科、经管、艺体类专业总学分不超过150分、理工科专业不超过160分。总学分须为整数。
各学期学分合理分布,原则上每学期开设课程学分应不少于16学分,不超过30学分(毕业年级学期除外)。
学分计算的最小单位为0.5,单门课程最大学分不超过4.5学分。
理论课程按16学时折合1学分;实验、实训课程按24学时或32学时折合1学分。
教学实践、实习课程或环节按周计算学时,1周计1学分。
经、法、教育、文、史、管理、艺术学科相关专业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不少于6学分;理、工、医科相关专业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不少于10学分。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时间不少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
学科门类一致或参加同一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建议在总学分设置、学分结构比例、学时学分比例上基本保持一致。
(三)学分构成比例
原则上,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应不低于20%。
实验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践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经、法、教育、文、史、管理、艺术类专业应不低于总学分的20%,理、工、医类专业应不低于总学分的25%。
参与工程认证的专业,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应不低于总学分的15%。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应不低于总学分的20%。
三、课程设置要求
(一)课程平台
1.通识课程平台
通识课程平台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包括3大模块:A.思想政治理论课;B.大学英语;C.大学体育。每个模块包括若干门课程,共计29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包括7大模块:A.心理健康与安全;B.人文素养与写作;C.科学技术与工程;D.艺术体验与审美;E.国际视野与世界;F.中华文化与文明;G创业素养与实践模块。每个模块包括若干门课程,共计7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学科概论、专业导论课、公共数学、大学物理、人工智能导引(原公共计算机)及其他大类培养需开设的基础性课程。
3.专业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选修课程应体现科学性、前沿性。学生可根据专业方向及自身学习需求自主选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人工智能类课程占比应不低于10%,建议已立项的学校人工智能专业赋能类课程列入培养方案。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专业课程群,包含不少于3门长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和章节中,形成“知识图谱”。
4.集中性实践课程平台
该平台由培养方案内集中实施的实习、实践类课程组成,包括工程训练、军事训练、劳动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素质拓展课程平台
该平台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由学生采用课外学习方式获得学分,主要包括军事理论、国家安全教育、美育实践、创新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
(二)平台课程修订内容(详见附件1-4)
1.思想政治理论模块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工类学院的开课学期由第3学期调整为第1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理工类学院的开课学期由第5学期调整为第3学期。
2.大学英语模块由8学分调整为6学分,原英语3和英语4取消,学生在第3或4学期修读大英拓展课程2学分。
3.通识选修课平台学分调整为7学分,“科学技术与科普”模块改为“科学技术与工程”模块,增加“创业素养与实践”模块。
4.《工程训练》学分改为1-4学分,24-96学时。
5.素质拓展平台原“艺术实践”改为“美育实践”,学分不变;“创新教育”由3学分改为2学分;原“创业教育”取消,增加“职业生涯规划”1学分。
6.公共数学课程组、大学物理课程组、工程训练课程组均进行相应调整。
7.原“公共计算机课程组”改为“人工智能导引课程组”,课程进行相应调整。
四、其他事项说明
(一)已停招或拟于1年内停招的专业不用制订2025级培养方案。
(二)培养方案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并同步录入系统。
(三)培养方案所涉及的所有课程,须同步提交教学大纲。
(四)过程考核主要以平时考试(考查)、课程(项目)设计、论文报告等形式实行,提高课程考核效果和质量。
(五)其他办学模式培养方案参考本通知制订,报教务处备案。
五、工作安排
(一)时间安排
1.2024年12月26日前,教务处发布2025级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通知(征求意见稿)。
2.2024年12月27日前,各单位以书面形式反馈意见建议。
3.2025年1月中旬,教务处正式发布2025级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通知。
4.2025年2月25日前,各学院成立2025级培养方案制订领导小组,开展校内外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经教学副院长、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完成各专业2025级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2025级培养方案模版见附件5。
5.2025年3月7日前,教务处组织专业负责人现场汇报2025级培养方案,校外专家分组审核。
6.2025年3月14日前,各学院完成2025级培养方案中英文定稿版。
7.2025年3月20日前,各学院完成2025级培养方案系统录入。定稿纸质版由各学院自行印制留存,电子版提交教务处,并在学院网站进行公示。提交定稿版和录入教务系统时,请对照“附件6-2025级培养方案学院自查表”进行仔细检查。
8.2025年3月下旬-4月上旬,下达2025-2026学年第1学期教学计划。
(二)材料要求
培养方案以一个学院为一册,提交附件5-2025级培养方案(Word和签字盖章版PDF),以及附件6-2025级培养方案学院自查表(签字盖章版PDF)。
电子版发送邮箱:jwczyk@scuec.edu.cn,邮件以“所在学院+202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方式命名。
联系人:秦老师。联系电话:67842879。
 
附件:
1.beat365英国正版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2.通识课程、集中性实践课程平台、素质拓展平台开课方案
3.跨学院学科基础课程开课方案
4.工程训练开课方案
5.2025级培养方案模版
6.2025级培养方案学院自查表
                                  教  务  处
       2025年1月16日
附件1
beat365英国正版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表1 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平台  | 
   性质  | 
   模块/课程  | 
   学分  | 
   学分小计  | 
   学分合计  | 
  
  
   通识课程平台  | 
   必修  | 
   思想政治理论模块  | 
   19  | 
   29  | 
   36  | 
  
  
   大学英语模块  | 
   6  | 
  
  
   大学体育模块  | 
   4  | 
  
  
   选修  | 
   心理健康与安全模块  | 
   7   注:必修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生命与财物防护实务和美育相关课程  | 
  
  
   人文素养与写作模块  | 
  
  
   科学技术与工程模块  | 
  
  
   艺术体验与审美模块  | 
  
  
   国际视野与世界模块  | 
  
  
   中华文化与文明模块  | 
  
  
   创业素养与实践模块  |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 
   必修  | 
   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决定  | 
   建议约占总学分20%-30%  | 
   约28-48  | 
   约28-48  | 
  
  
   专业课程平台  | 
   必修  | 
   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决定  | 
   建议约占总学分20%-30%  | 
   约28-48  | 
   约28-48  | 
  
  
   选修  | 
  
  
   集中性实践课程平台  | 
   必修  | 
   劳动教育  | 
   1  | 
   约25-40  | 
   约25-40  | 
  
  
   军事技能训练  | 
   2  | 
  
  
   必修/选修  | 
   工程训练  | 
   1-4  | 
  
  
   教学实践  | 
   建议约占总学分15%-20%左右  | 
  
  
   课程设计  | 
  
  
   实习实训  | 
  
  
   毕业论文(设计)  | 
  
  
   素质拓展课程平台  | 
   必修  | 
   军事理论  | 
   2  | 
   8  | 
   8  | 
  
  
   国家安全教育  | 
   1  | 
  
  
   美育实践  | 
   1  | 
  
  
   创新教育  | 
   2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就业指导  | 
   1  | 
  
 
附件2
通识课程、集中性实践课程、素质拓展等平台
开课方案
表2-1 通识必修课程平台开课方案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开课单位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2.5/0.5  | 
    40/12  | 
    1(文) 2(理)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另行开设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1-8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5/0.5  | 
    40/12  | 
    2(文) 1(理)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5/0.5  | 
    40/12  | 
    3(文) 4(理)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另行开设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5/0.5  | 
    40/12  | 
    4(文) 3(理)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5/0.5  | 
    40/12  | 
    4(文) 5(理)  | 
    /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 
    1.5/0.5  | 
    24/12  | 
    2  | 
    /  |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 
   
   
    英语 1  | 
    2  | 
    32  | 
    1  | 
    /  | 
    外语学院  | 
   
   
    英语 2  | 
    2  | 
    32  | 
    2  | 
    /  | 
   
   
    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  | 
    2  | 
    32  | 
    3/4  | 
    大学英语扩展课程包括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媒体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华文化导论(英文)、跨文化交际(英文)、中外文化比较6门课程,要求在第3或4学期完成2学分。  | 
   
   
    高级媒体英语视听说  | 
    2  | 
    32  | 
    3/4  |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 
    2  | 
    32  | 
    3/4  | 
   
   
    中华文化导论(英文)  | 
    2  | 
    32  | 
    3/4  | 
   
   
    跨文化交际(英文)  | 
    2  | 
    32  | 
    3/4  | 
   
   
    中外文化比较  | 
    2  | 
    32  | 
    3/4  | 
   
   
    体育 1  | 
    /1  | 
    26  | 
    1  | 
    /  | 
    体育学院  | 
   
   
    体育 2  | 
    /1  | 
    32  | 
    2  | 
    /  | 
   
   
    体育 3  | 
    /0.5  | 
    16  | 
    3  | 
    /  | 
   
   
    体育 4  | 
    /0.5  | 
    16  | 
    4  | 
    /  | 
   
   
    体育 5  | 
    /0.5  | 
    16  | 
    5  | 
    /  | 
   
   
    体育 6  | 
    /0.5  | 
    16  | 
    6  | 
    /  | 
   
  
 
 
表2-2 集中性实践课程平台开课方案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天/周  | 
    开课学期  | 
    开课单位  | 
   
   
    劳动教育  | 
    1  | 
    36  | 
    1-7  | 
    党委学生工作部  | 
   
   
    军事技能训练  | 
    2  | 
    36  | 
    1  | 
   
   
    工程训练  | 
    1-4  | 
    24-96  | 
    由开课单位组织协商  | 
    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中心  | 
   
   
    社会实践  | 
    各学院自行安排  | 
    各学院  | 
   
   
    课程设计  | 
   
   
    实习实训  | 
   
   
    毕业论文(设计)  | 
   
  
 
 
 
表2-3 素质拓展平台开课方案
 
  
   
    课程/模块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开课单位  | 
   
   
    军事理论  | 
    2  | 
    36  | 
    1  | 
    党委学生工作部  | 
   
   
    国家安全教育  | 
    1  | 
    16  | 
    2  | 
   
   
    美育实践  | 
    1  | 
    /  | 
    1-7  | 
    校团委  | 
   
   
    创新教育  | 
    2  | 
    /  | 
    /  | 
    创新创业学院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16  | 
    1/2  | 
   
   
    就业指导  | 
    1  | 
    16  | 
    6(四年制) 8(五年制)  | 
   
  
 
 
 
附件3
跨学院学科基础课程开课方案
表3-1 公共数学课程组
 
  
   模块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习题课学时  | 
   建议修读学期  | 
   建议修读专业 (大类)  | 
  
  
   高等 数学类模块  | 
   高等数学A(1)  | 
   4  | 
   80  | 
   64  | 
   16  | 
   1  | 
   电子信息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建筑学专业  | 
  
  
   高等数学A(2)  | 
   4.5  | 
   96  | 
   72  | 
   24  | 
   2  | 
  
  
   高等数学B(1)  | 
   3.5  | 
   80  | 
   56  | 
   24  | 
   1  | 
   化学类、材料类、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数字经济专业、生物科学类  | 
  
  
   高等数学B(2)  | 
   3.5  | 
   80  | 
   56  | 
   24  | 
   2  | 
  
  
   高等数学(C)  | 
   3.5  | 
   80  | 
   56  | 
   24  | 
   1  | 
   药学院  | 
  
  
   微积分基础  | 
   3.5  | 
   72  | 
   56  | 
   16  | 
   2  | 
   人文社科专业  | 
  
  
   线性 代数  | 
   线性代数  | 
   2.0  | 
   48  | 
   32  | 
   16  | 
   1/2  | 
   理科学院1学期;经院、管院2学期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5  | 
   56  | 
   40  | 
   16  | 
   3/4  | 
   
  | 
  
  
   复变 函数  | 
   复变函数(A)  | 
   3.0  | 
   64  | 
   48  | 
   16  | 
   3/4  | 
   电子信息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自动化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类、建筑学专业  | 
  
  
   复变函数(B)  | 
   2.0  | 
   48  | 
   32  | 
   16  | 
   3/4  | 
  
 
 
 
表3-2 大学物理课程组
 
  
   
    层次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习题课学时  | 
    建议修读学期  | 
    建议修读专业(大类)  | 
   
   
    L1  | 
    大学物理A(1)  | 
    3  | 
    56  | 
    48  | 
    0  | 
    8  | 
    2  | 
    电子信息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  | 
   
   
    大学物理实验(1)  | 
    0.5  | 
    16  | 
    0  | 
    16  | 
    0  | 
    2  | 
   
   
    大学物理A(2)  | 
    3  | 
    56  | 
    48  | 
    0  | 
    8  | 
    3  | 
   
   
    大学物理实验(2)  | 
    0.5  | 
    16  | 
    0  | 
    16  | 
    0  | 
    3  | 
   
   
    L2  | 
    大学物理B1(1)  | 
    2.5  | 
    48  | 
    40  | 
    0  | 
    8  | 
    2  | 
    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机械类、数学类  | 
   
   
    大学物理B2(1)  | 
    2.5  | 
    48  | 
    40  | 
    0  | 
    8  | 
    2  | 
    化学类、材料类  | 
   
   
    大学物理虚拟实验  | 
    0  | 
    16  | 
    16  | 
    0  | 
    0  | 
    1学期寒假,不列入培养方案  | 
    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机械类、数学类、化学类、材料类为必修;其中大学物理B(2)为药学类选修  | 
   
   
    大学物理B(2)  | 
    2  | 
    40  | 
    32  | 
    0  | 
    8  | 
    3  | 
   
   
    大学物理实验(2)  | 
    0.5  | 
    16  | 
    0  | 
    16  | 
    0  | 
    3  | 
   
   
    L3  | 
    大学物理C  | 
    3  | 
    56  | 
    48  | 
    0  | 
    8  | 
    2  | 
    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为必修  | 
   
   
    大学物理实验(1)  | 
    0.5  | 
    16  | 
    0  | 
    16  | 
    0  | 
    2  | 
   
   
    L4  | 
    物理(一)  | 
    2  | 
    32  | 
    2  | 
    32  | 
    0  | 
    1  | 
    预科  | 
   
   
    物理(二)  | 
    2  | 
    32  | 
    2  | 
    32  | 
    0  | 
    2  | 
   
  
 
 
说明:
 L1层次:电子信息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学生必修。
 
 L2层次: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机械类、数学类、化学类、材料类学生必修;其中《大学物理B(2)》这一课程为药学类学生选修。
 
 L3层次: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学生必修。
 
 《大学物理虚拟实验》为L2层次先修环节,学生以慕课形式在线学习实验方法,以虚拟仿真实验形式在线完成实验。
 
 L2层次第2学期,根据不同学院的专业大类需求,大学物理按模块分为《大学物理B1(1)》和《大学物理B2(1)》。
①《大学物理B1(1)》,适用于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机械类、数学类学生:授课内容为质点力学、刚体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波动光学。
②《大学物理B2(1)》,适用于化学类、材料类学生:授课内容为质点力学、热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波动光学。
 
 
表3-3 人工智能导引课程组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开课 学期  | 
    课程内容  | 
    建议修读专业(大类)  | 
   
   
    人工智能与计算思维  | 
    1.5  | 
    32  | 
    16  | 
    16  | 
    1/2  | 
    1.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2.人工智能基础  | 
    由开课单位组织协商  | 
   
   
    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  | 
    2.5  | 
    56  | 
    24  | 
    32  | 
    1/2  | 
    1.人工智能基本知识 2.Python程序设计  | 
   
   
    C语言程序设计  | 
    2  | 
    40  | 
    24  | 
    16  | 
    1/2  | 
    C语言程序设计  | 
   
  
 
 
 
 
 
 
附件4
工程训练开课方案
表4 工程训练课程组
 
  
   
    层次  | 
    学分  | 
    学时  | 
    建议修读专业(大类)  | 
   
   
    L1  | 
    4  | 
    96学时  | 
    由开课单位组织协商  | 
   
   
    L2  | 
    2  | 
    48学时  | 
   
   
    L3  | 
    1  | 
    24学时  |